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昨主辦《政制發展與“一國兩制”理論探索》學術研討會,有內地學者認為,澳門民主發展空間大,有條件普選行政長官;另有學者指出,港、澳兩特區區情不同,毋須事事同步,民主發展等也沒有快、慢之分,應因地制宜。
研討會有三十多名內地及港、澳學者參與,廿三人發表了論文,內容側重澳門政制發展的回顧、總結,提升“一國兩制”的全面認知,亦包括澳門與兩岸關係,政制發展的內涵、意義,以及澳門社會結構優化等。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致詞時指出,澳門居民已形成政制發展共識並抱有很高的期望,正考驗特區政府的決心及能力,如何在新形勢下繼續深入落實“一國兩制”,不斷完善自身制度建設,積極推動更高水平的公民社會建設。
出席研討會的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港澳台教研室主任朱世海認為,澳門政制發展穩定、良好,為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政制發展空間比較大,行政長官選委會人數可再增加,立法會也可再增加直選議員人數,主因澳門社會較香港穩定、社會矛盾較少,政治關係、族群關係、勞資關係等相對良好,讓中央欣慰。
二○一三年立法會、二○一四年行政長官選舉後,往後如何再修改兩個產生辦法須視乎社會的需要。香港基本法有“雙普選”的目標,澳門基本法則沒有,研討會重點研究行政長官普選問題,相信會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為,澳門地小人少、條件成熟,較易普選行政長官,將來亦有此可能。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欣新表示,澳門立法會已通過了兩個產生辦法的修訂案,行政長官亦已簽署並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的工作已告結束,如何走下一步須待全國人大常委會決議批准、備案後才能決定,整體而言,澳門正循序漸進推動民主政治發展。
他認為,港、澳兩特區的基本法及實施“一國兩制”有同有不同,兩特區的基本法條文也有不少不同之處,例如兩個產生辦法就目標不一,正是因地制宜的制度設計結果。澳門基本法在香港基本法制訂後出台,應經深思熟慮,強調兩地發展各有快慢,難評誰快誰慢。港澳不應事事均要同步,澳門民主發展是快是慢,見仁見智。
陳欣新在研討會上表示,澳門應定期檢討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界別名額分配和各界別由選舉產生選委的辦法,逐漸強化選委會的民主、開放程度,才符合循序漸進的要求。認為澳門立法會今後相當長時間內,不調整議員總數而祇調整直、間選和委任議員比例,是立法會產生辦法合理改革的可行思路,符合澳門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的決定。
研討會昨日上午九時半在理工開幕,立法會副主席賀一誠、中聯辦研究室主任陳永浩、外交公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紀志遠、行政公職局長朱偉幹、法務局代局長高舒婷、法改局副局長陳軒志、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及李向玉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