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各位議員:
以下我向大家介紹二○一七年的施政綱領與目標。
新的一年,特區政府將以“逐步落實規劃,共建美好家園”為施政綱領,積極進取、步伐穩健地實現政府的施政目標。
一、落實民生政策措施
特區政府始終把民生工作放在首位。明年,我們繼續全力落實各項民生福利措施,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改善和提高居民整體生活素質,體現共建共享精神。
(一)完善社會保障,落實惠民措施
我們立足全局、統籌兼顧,繼續從社保基金、社會援助、社會福利三個層面完善本澳的社會保障體系,透過短、中、長期相結合的政策措施,不斷鞏固民生福利。
2017年,政府繼續跟進《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法案的立法程序。
鞏固和健全社會援助制度。建議繼續向受益家庭發放多一份全數援助金;向三類弱勢家庭發放特別補助和特別生活津貼。繼續實施社屋住戶分級豁免租金,並向符合資格的社屋輪候家團發放臨時住屋補貼。
根據相關評估機制,建議2017年1月維持最低維生指數4,050元。繼續實施短期食物補助計劃。
在關懷長者方面,養老金和敬老金分別維持3,450元和8,000元。
對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學生,繼續按學年發放“學費援助”:幼兒及小學教育每名學生4,000元,初中教育每名學生6,000元,高中教育每名學生9,000元;按學年發放“學習用品津貼”:幼兒及小學教育每名學生2,200元,中學教育每名學生2,900元;按學年發放“膳食津貼”每名學生3,400元。
向全職低收入受僱人士提供援助。繼續實施對合資格全職低收入受僱人士每月補貼至5,000元的措施。通過“積極人生服務計劃”和“社區就業輔助計劃”提升弱勢社群的自立能力。
切實改善殘疾人士的生活條件,保障殘疾人士平等參與社會生活,體現社會關懷。2017年普通殘疾津貼維持每年8,000元,特別殘疾津貼維持每年16,000元,臨時性殘疾補助津貼維持每月3,450元。建議對合資格受僱殘疾人士每月補貼至5,000元。向聘用殘疾人士的僱主提供每名殘疾人士5,000元的所得補充稅或職業稅的稅款扣減額度。
政府還將在檢討相關制度的基礎上,探討將部分臨時惠民措施轉為長期措施的可行性。
建議2017年繼續實行現金分享措施,向永久性居民每人發放9,000元,非永久性居民每人5,400元。
根據《公積金個人帳戶》法律的規定,每名合資格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可獲政府在個人帳戶注入10,000元啟動金;建議繼續額外向居民的公積金個人帳戶注入預算盈餘特別分配7,000元。
延續發放“書簿津貼”,維持幼兒教育學生每學年2,000元,小學生每學年2,600元,中學生每學年3,000元。
繼續向在廣東省部份城市就讀高中及幼兒教育階段符合條件的澳門學生提供學費津貼,高中教育階段每名最高金額4,000元,幼兒教育階段每名最高金額6,000元,並將該津貼的惠及範圍擴展至深圳及東莞。
繼續對就讀大專和研究生課程的本澳學生,發放學習用品津貼3,000元。
推出經優化的第三階段“持續進修發展計劃”,向年滿15歲的本澳居民提供進修資助,每人6,000元,為期三年。
繼續向每名澳門永久性居民派發600元的醫療券;繼續對每一居住單位給予每月200元的電費補貼。繼續推行長者、學生、殘疾人士及全民車資優惠和自來水用戶水費補貼。
預計實施上述經濟補貼和成果分享,特區政府將支出約123.52億元。
繼續實施的稅費減免措施包括:所得補充稅可課稅的年度收益豁免額維持為60萬元;免收所有營業稅、小販牌照費、街市攤檔租金、鮮活食品檢疫費、人壽及非人壽保險印花稅和銀行手續印花稅;各商戶免納廣告牌照稅;各酒樓、餐廳免納旅遊稅;澳門居民免收房屋稅首3,500元稅款;豁免表演、展覽娛樂項目入場券及觀眾票的印花稅;未擁有不動產的澳門永久性居民購買不動產,得豁免居住單位首300萬元的不動產轉移印花稅。
繼續減收居民職業稅的30%,免稅額為144,000元。繼續向繳納職業稅的澳門居民額外退還本年度已繳納稅額的60%,退稅上限為12,000元,有關稅款將於2018年退還,以減輕中等收入階層的負擔。
實施上述各項稅費減免和退還措施,特區政府將少收稅費約33.2億元。
(二)促進家庭友善,應對人口老化
致力構建全方位人口發展戰略,促進家庭友善,保障婦幼健康,鼓勵優生多育。2017年將提供逾7,000個2歲幼兒的托兒所名額,希望可基本滿足社會對托兒服務的需求。同時,推動支持母乳餵哺的措施。
《預防及打擊家庭暴力法》已經生效,政府繼續推行普法教育及宣導,對受家庭暴力影響的家庭成員提供援助及社區支援。明年,新增一間庇護中心和一間家庭及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繼續推動並引領全社會一起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挑戰。我們倡導“活力長者”的理念,透過一站式照護服務,加強支援體弱長者和家庭護老,離島區將設置首間綜合護老設施。優化長者專科及保健門診服務;完善多專科團隊提供的整合式治療和康復服務;減少慢性病對長者的影響。同時,為失智症患者構建完善的醫療和社會服務網絡。
(三)建設健康澳門,提升健康水平
與建設“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相一致,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們將在既有“健康城巿”理念基礎上,從醫療衛生、中醫藥、全民健身、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着手,建設“健康澳門”,希望廣大居民能夠享有當今時代的健康生活。
在醫療方面,秉持“預防優先、妥善醫療”的方針,優化獲世界衛生組織評爲典範的初級衛生保健網絡,加強政府、非牟利及私人醫療機構的合作互補,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完善個人健康管理檔案的構建,推出“電子健康記錄互通系統”先導計劃;今年完成的全民健康調查已進入研究分析階段,將爲醫療保健服務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完善兒童發展綜合評估,建立兒童發展障礙和早療數據庫,構建早療資源統籌分配機制。
持續優化跨學科醫療專責小組;跟進《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執業註冊制度》的立法工作,引入持續專業進修和專業資格考試機制。
加快醫療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離島醫療綜合體、公共衛生專科大樓,以及初級衛生保健網絡的擴建;明年,青洲坊衛生中心開始裝修,完成路環九澳康復醫院的建設。
弘揚傳統醫學,擴大中醫藥的社區應用。2017年將完成多項食品標準的制定,從而基本建成本澳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第三次“澳門市民體質監測”的結果顯示,澳門居民體質總體水平比五年前有較大提高。我們將繼續開展各類大眾體育活動,並完成構建“澳門中小學生健康教育指導平台”。逐步優化競技體育隊伍結構,形成符合澳門實際情況的競技體育管理及運動訓練體系。分析人均體育場地面積數據,科學規劃本澳體育設施。
(四)完善教育制度,加快人才培養
《高等教育制度》法案正在立法會進行細則性討論,相關配套法規也在草擬中,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制定工作有序進行。
加快推進《私立學校通則》的修訂工作。積極推進特殊教育法規的修訂,完善相關課程體系。建立與澳門發展相適應的職業技術教育模式。
青年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也代表着澳門的未來。政府繼續透過各項工作幫助青年成長、成才。明年將公佈《澳門青年政策(2012-2020)》中期檢討結果,以進一步完善青年政策。在“千人計劃”既有工作成果基礎上,加強統籌安排,遴選優秀青年到內地學習交流,拓展視野,增長才幹,提升愛國愛澳情懷。
實施人才培養優先戰略,積極培養精英人才、專業人才和應用人才。透過與國際頂尖院校和國際機構合作,選拔優秀的澳門大專學生、高校年輕教研人員到國外進行交流學習及實習。
制訂葡語專業人才培訓計劃,加強與內地及葡語國家的人才交流協作,落實“澳門高等院校中葡人才培訓及教研合作專項資助計劃”,為把澳門打造成為“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創造更佳條件。
推動和幫助各行業人才的職業發展。人才發展委員會將訂定緊缺人才目錄,並開展金融業及建築業未來人才需求調研,為人才向上及橫向流動提供參考依據。繼續推行“海外本澳人才短期回澳工作先導計劃”,吸引在外的澳門人才回澳發展。
(資料來源︰澳門新聞局 2016/11/15)